撰文-林榮松(英特爾創新研發中心總監)
2005年9月 e天下雜誌
資訊產業比較重視規模經濟的內涵,但通訊產業則有更多數位經濟的內涵;面對變化快速的通訊市場,創新與研發比量產能力更為重要。
現在的外部環境,已經進入數位經濟的時代。數位經濟最大的特色,就是因為網路的緣故,資訊傳遞的速度非常地快。市場會形成獨佔、寡佔或完全競爭,資訊的不對稱程度,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現在資訊流通速度加快,這會改變市場的競爭型態。
最明顯的,就是市場成熟度提高、產品生命週期縮短。舉最明顯的例子,就是Wi-Fi無線區域上網,像Wi-Fi這樣一個牽涉廣泛、影響深遠的應用技術,在過去很可能要花上7、8年的時間,才能在市場上普及;但現在卻不同,Wi-Fi從無到有到全面普及,僅僅花了3年不到的時間,就走完了全面普及的發展,普及率是呈現指數型增加。
數位經濟這樣的特性,對所有在裡面的科技廠商來說,市場會呈現非常動態與快速兩種挑戰,資訊不對稱的情況,幾乎可算是被消滅了。
在數位經濟中,要預測未來其實不太容易,但面對當下競爭所要採取的決策,資訊收集就變得很重要。資訊收集正不正確、充不充分,直接導致你在市場的位置與優勢,現在競爭對手有哪些、未來的競爭對手有哪些、市場現在的競爭狀況如何,這些資訊的收集,會直接影響成敗。
掌握資訊,就可以掌握進入市場的時機。有了資訊收集,可以讓你在什麼位置能做什麼事。
這種情況下,台灣的現況其實就很清楚了。過去台灣的主要核心能力,主要在量產與製造的能力上,是一種屬於追求規模經濟的能力提升。
價值觀的改變
台灣現在的處境,正在從節省成本的規模經濟,提升到以創新為主軸的數位經濟。如何從製造改進轉變為以創新與研發為導向的產業體,這牽涉到整個價值觀念的改變,是非常痛苦的過程。
最典型的轉變,就是很多廠商一開始先做OEM、ODM,等有了錢之後,開始來做自有品牌。這沒有對與不對,重點在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商業模式,是整個企業從上到下的轉變,能不能成功,擁有破釜沉舟的決心很重要,兩種模式很難兼顧,不能想說我一個做不好反正還有另外一個。
現在台灣科技產業普遍的困境,就是之前在追求規模經濟時,所投入產能的沉沒成本龐大,要轉往下一個數位經濟的創新與研發時,既有的包袱太大。
追求規模經濟愈成功的廠商,包袱愈大,在數位經濟這種動態且快速的競爭下,往往調整愈困難。當我們談到規模,主要評量的指標是生產成本與效率,比較不會把頭腦發揮在創新與研發。這幾年,常常有科技廠商動輒一次就徵求5、6千人的研發人才,其實這仍舊停留在規模經濟的考量,研發的本質是追求創新,不需要去追求規模大小。
台灣小國寡民的特色,資源其實很有限,怎麼規劃策略發展的產業型態,顯得格外重要。究竟台灣2,500萬人要朝追求生產規模的方向走,還是要朝創新的方向走,答案其實很明顯。全球的製造版圖比重,從日本移轉到台灣,現在再移轉到中國大陸,比規模經濟,台灣與中國大陸是2,500萬人與13億人口的競爭。對台灣來說,一方面現在要趕快把追求規模經濟下的能力移轉到中國大陸去,結合那邊的製造成本優勢,另一方面,則是要提升自己到日本那樣追求創新的數位經濟能力,往兩邊移動的速度都要加快。
創新與研發, 比量產能力更重要
過去20多年來,台灣科技業在追求規模經濟上,最成功的就是資訊產業,這幾年開始透過購併或內部多角化,加速朝通訊產業佈局,開始做網路設備或手機。以英特爾這幾年加速在通訊應用的經驗來看,通訊產業與資訊產業最大的差別,就是產品間的連結,通訊產品彼此連結的數量呈現快速增加,連結的量變,會帶動應用內涵的質變,然後再回過頭來創造下一波量變,例如連線的速度、頻寬、多媒體呈現的品質,能不斷創造出新的應用需求出來。
資訊產業的應用想對比較有限,市場也已經成熟飽和,而人類對通訊的需求不斷提高,資訊廠商很容易「聞到血腥味」,往這塊移動。資訊產業比較重視規模經濟的內涵,但通訊產業包括訊號處理、檔案壓縮、數位內容應用的發展,則有更多數位經濟的內涵,面對變化快速的通訊市場,創新與研發比量產能力更為重要。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