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吳凱琳
2005年4月 Cheers雜誌
從高科技到日常消費性產品,「設計」成了每家企業最愛掛在嘴邊的名詞。這不是口號,而是事實。在未來,設計決定一切,所有人都必須具備優秀設計師所該有的核心能力:想像力。如何和別人不一樣,答案就在於你的想像力智商有多高?
你的IQ有多高?別誤會,不是說你的智商,而是你的「想像力智商」(Imagination Quotient)。在當今微利時代,競爭的不是成本、不是速度,而是想像力。
美國最新一期《快速企業》雜誌(Fast Company)專文報導如何培養想像力智商。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羅特曼(Rotman)商學院院長羅傑‧馬汀(Roger Martin)指出,未來企業競爭的關鍵因素,「比別人更好還不夠,你必須和別人不一樣。」
如何和別人不一樣,答案就在於你的想像力智商。想到別人沒想到的問題,發現別人所沒發現的可能,這正是設計師的核心能力。他們常常是察覺出某個特異的現象,心中產生了疑問,於是開始「運用想像力去想會有什麼可能,設計一個大略的架構,立即動手去做。」
過去企業強調的是持續的改善,只要做得比別人好,就能賺到錢,但是歸根究底,你做的和別人是同一件事。你做得好,一定還會有其他人做得比你好,永遠陷在無止盡的競爭當中。
馬汀認為,未來所有的組織都應該轉型為設計工作室(design shop ),每一位工作者都應該成為設計師。從工作模式、流程、以及思考方法都必須做出改變。
工作模式:固定的工作→專案模式
設計工作室的工作模式是以專案的方式進行的,人力的組織也是依據專案需要而配置,沒有所謂的固定的或是長久的工作。每個人都是在不同的專案之間轉換。專案模式最大的特點就是變動性。依據專案的不同需要,每次的人力組合也不同,沒有人的工作是固定的,也就不會陷入固定的思考模式或是習慣,和不同的人合作也能相互刺激彼此的想法。
工作流程:想好再做→做中學
多數的企業在碰到難題時,習慣蒐集所有的資料或是數據,用各種理論模型去分析,然後找到覺得是最完美、最好的方法,再開始執行。事實上這是非常浪費時間,而且沒有效率的做法。如果去看任何一位設計師的工作流程,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設計師強調的是「做中學」:設想各種的可能、試做、修正,然後就開始執行。不是等到一切都準備妥當了才出手,而是從實作中去加強原先不足的地方。「你不可能事前想到所有的事情,只有做了才知道,」全球知名的設計公司艾迪歐(IDEO)的董事長大衛‧凱利(David Kelley)強調,與其紙上談兵不如馬上行動,光用想的並不能解決問題。
思考模式:證明可行→嘗試任何可能
許多企業不斷強調創新的重要,但事實上卻是在壓抑創新。如果有人提出新的想法,馬上被反問:「你要證明這是確實可行的」「你要證明事情確實如你所說的」「你要證明……」馬汀指出,傳統的企業只鼓勵兩種思考邏輯:歸納法(證明某件事確實可行)以及演繹法(證明某件事必須是如此)。但設計師結合了兩種思考邏輯,形成新的模式–假設性思考(abductive thinking):假設某件事可能會是什麼情形,並試著做做看。「設計師可能無法證明這件事一定會是A或B,但是他們會解釋為什麼這件事可能會是A。」馬汀認為,企業不應該要求「證明這是可行的」,而是要鼓勵所有人只要有一絲的可能,就應大膽嘗試,過程中發生問題,再想辦法解決。「對設計師來說,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的,」馬汀認為,過去企業總是受限於外在的限制而不敢放手去做,像是:除非我們有足夠的預算才能做。但是,如果這件事情很重要、一定要做,問題就不在於沒有預算,而是想辦法去爭取預算。
除了企業與工作者之外,馬汀認為商學院教育也有改變的必要。因此,他的第一步是和安大略藝術設計學院(Ontario College of Art & Design)合作開設課程。此外,美國大學的商學院也開始有了轉變。伊利諾技術學院(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設計學院最新開設了為期9個月的EMBA課程,主要內容即是談設計方法。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 )也投資了3千5百萬美元成立設計學院「d.school」,由大衛‧凱利擔任院長,教授包括史丹福大學的企管系、社會科學、工程學、以及藝術等,艾迪歐的設計師也會參與授課,學生從大型企業主管到小型企業主都有。「我們要培育的是具備T型思考的人才,也就是同時具備理性思考以及感性思考的人:直覺力、實驗性格、以及同理心。」凱利說道。理性讓你有方向可循,感性讓你在大方向之下開拓各種的可能。不論你從事什麼行業、什麼職務,想像力都將是必備的工作能力之一。不要讓自己的思考被各種的規則、公式、或是數據給框住了,創意通常發生在你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因為你的想像力,才有了差異和獨特性。
很怕eq這本書<br />
我想我的iq沒很高…<br />
<br />
來提昇我唄 <br />
<br />
^^<br />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