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變職場、成功作自己
8/6,在六福皇宮永春殿的下午…記得前一天是瑪莎颱風,颱風剛走..太陽很大,晴空萬里,但是風也很大,看到的街景也好像還留下一點颱風的痕跡…經過自動旋轉門時,進入到大廳~比我想像中的小一點,我想大概是一樓還要分給星巴克以及另一間義大利麵餐廳一點店面空間吧!感覺是還挺精緻的,只是一進門就讓我看到很多客人坐在那邊,總以為應該在加個盆栽或是屏風之類的..
了這場對話的剛開始,真也自己覺得好像變的很有動力,很有能源,好像頭腦準備好要開機似的…哈哈,不過我瞭解,人是有惰性的,所以要隨時幫自己充電,讓自己能夠一直保持能量,就像一陣子就要對班上的學生精神訓話一樣,要讓他們一直到基測都能保持能量。
這是一場名作家吳若權跟Cheer雜誌總編輯婉瑜的對話,在活動開始時若權就先分享了三個要怎麼成功作自己的要點:
1.他先提出競爭力,強調要能隨時更新自己,必須讓自己具有獨特性、提高自己額外的附加價值。
2.現在多元化的社會,因為選擇性多,所以現代人大多喜新厭舊,所以商品的週期變短了,也因為如此,所以要如何加強自己的週期,這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3.這也是一個百變的時代、資訊流通的時代,當我們面對國際化的威脅,自動化的挑戰,我們的工作很容易就會被取代。我覺得這有點類似巧克力冒險工廠Charlie’s daddy剛開始被牙膏工廠裁員,因為牙膏工廠生意太好了,所以工廠用機器取代了Charlie’s daddy,我們之所以跟機器人不一樣是因為我們有「心」。
簡單的說,產品不能只有用基本配備,也就是說我們不能只有基本配備而已,要讓自己更有價值;要隨時不斷更新自己,現在商品的週期都變短了,要讓自己隨時都有競爭力;順應全球化,必須要有更多的移動能力。所以婉瑜也說「思考」,根據數據研究每年大概有35萬的畢業生投入就業市場,同時進入企業應徵,從一九八O年開始,每年大概增加一百萬的女性投入就業市場,且以5%的速度增加,到現在大約有四百萬的女性人口,要做出跟別人不一樣的東西,就像是跨領域的去突顯自己的專長。
其實人生的每一瞬間,都是重要的機會,大家都聽過「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但是誰能隨時準備好呢?當結束一場會議、或是一場演講時,老闆一都會詢問在場的同仁或聽眾有沒有問題要提出的,大多數的人都是頭低低的…沈默,或許這樣就失去了一次機會,不是嗎?這類似蝴蝶效應。要先有準備功夫,能夠適當抓住機會思考,所謂思考就是閱讀、溝通、表達,能夠在一句話之中讓老闆能夠馬上記住你。其實生活中的很多點滴、很多文章、很多資料、很多事件不是只有看過就算了,要能夠去討論、也就是讓自己去思考。命運,是不可知解、不可掌控的,機會就像流星一樣,是要靠自己去抓住的。
這邊我認為所謂的「思考」,不是叫你想太多,不是叫你心機重,只是一種很單純的動頭腦(怎麼自己越看越矛盾,算了..never mind)
其實這邊婉瑜在回應的時候提到了一個重點,「人性」,就拿吳若權來看,為什麼他是一個暢銷作家,他每年的接獲演講邀請場次在150-180場?那是因為他對人性的瞭解,要瞭解未來五十年的趨勢跟需求,這邊我覺得有點類似莊淇銘教授的「未來學」這樣的觀念,就是要把空間移民的概念move到時間上面,眼光要放的遠。籠統的說人性,也就是要從別人的角度來講很多事情,就像一個對廠商的提案,要先瞭解對方在乎什麼,不是只有用自己的角度。
吳若權提出一個問題,「要如何讓自己變的更好?」在三四十次的那一個族群,因為他們都過的很儉樸、幾乎都是白手起家,他們的父母也是從農業這會這樣慢慢發起,所以當時有一陣子社會上流行著一句話「對自己好一點」,這句話是講給這些三四十年次的人聽的,因為這群人苦過了,所以他們都會把最好的留給孩子,也就是現在六七年級的孩子,而這一句話「對自己好一點」也都被六七年級的孩子聽進去了,是不是對自己太好了?要讓自己變的更好,不是對自己太好…. 現在的人過度自信,面對挫折跟失敗,一定還有別的原因,自己要隨時反觀自身。
人是群體的動物,自己跟別人的關係一直都存在著,自己一個人是不可能孤立存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一直幫別人設想,邀請、意義~這不一定是好處。現代的人,很多都是「好萊塢友誼」(這是我第一次從若權口中聽到的詞彙,不過用得很好..很貼切)但是現在人不都是這樣,尤其是女生..見面當然會講到身上的衣服,聊天話題當然會聊化妝、或是外表、流行這種很虛華表面的事情吧~
自問:「當你有一點能力的時候,你該怎麼選擇對自己的定位?」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不要想把球鞋擦亮』這不是只是裝飾,球鞋就是球鞋,要讓自己變皮鞋,將自己的本質弄好,把自己的價值建立在別人的利益上,要秉持一種,如果能夠服務越多人,影響力就越大的想法。
婉瑜的最後一點建議,也就是在困境中堅持。這也一直是我的信念,堅持下去,如果真的很想要我就會一直堅持下去,朝我的目標努力。其實聽了這麼多,後來在問問題的時候大家也都非常踴躍,各式各樣不同的問題,但是若權最後講了一句話,所有的答案都是要回歸自己,今天這個對談,或是我們聽的演講,都無法給你一個答案,能給你的是「思考」,只有自己才瞭解自己。
吳若權介紹了一本書,關於時間管理的部分,可以看這本與時間有約,天下文化出版的,柯維著。他提醒我們,不管生活的多忙碌,一定要留一點時間給自己。以前我也會希望把所有的時間都填滿,但是自從經歷過這一陣子之後,發現其實留給自己一點空間,給自己一點時間慢慢去消化一些生活上的事情,其實這樣或許生活更有品質吧!